11月初的越南恰逢雨旱季交替,清晨6時,氣溫27攝氏度。
位于湄公河三角洲的前江省龍江工業園里,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是這里最大的中國企業。出貨區的集裝箱一字排開,幾小時后,這批在越南產的“貴州輪胎”便將經由越南胡志明港發往北美。
數十個國家的60余名經銷商走進越南工廠一期二期項目,零距離觸摸貴州“智”造。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 供圖
今年3月,依托越南工廠,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輪胎)首次在海外舉行了年度海外經銷商大會。來自英國、荷蘭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60余名經銷商,走進前進輪胎越南一期和二期項目,“零距離”觸摸貴州“智”造。
“喝了3杯咖啡,那就每一杯咖啡簽10萬條輪胎訂單吧。”經銷商大會上,一位聞訊趕來的北美經銷商當場簽下30萬條輪胎訂單,這也是自從雙方合作以來的最大訂單。眼見為實,智慧高效的生產線讓客戶對貴州輪胎的品質更加信賴。
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倡議,主動走向國際市場,貴州輪胎越南項目于2019年12月啟動,2021年4月首胎下線,實現了國內、國外雙基地生產模式。
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著力打造越南本土化的自動化、信息化工程示范項目。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航 攝
“我們一期120萬條全鋼載重子午胎項目已滿產,二期95萬條高性能全鋼子午線輪胎項目正處于設備安裝階段,預計將在年底實現滿產。”作為貴州輪胎第一批“出海人”,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付洪江于2019年來到越南,參與了越南項目從基礎建設到投產的全過程,克服了政策溝通、雨季施工、人員技能不足、語言不通以及疫情影響等多重挑戰。眼下,正是項目產能躍升的關鍵時刻。
“海外訂單供不應求,市場需求持續旺盛。生產線24小時不停,每天生產5500條至6000條輪胎,約15秒下線一條輪胎。”付洪江說。
抓住越南原材料等資源優勢、肩負提升產品全球競爭力使命,越南工廠既要跑出“尖鋒速度”,也要以高品質開拓市場。其背后,是貴州輪胎近年來加快數字化轉型實踐提供的強力支撐。
杜氏嬌莊(右)在指導部件區越籍員工。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劉義鵬 攝
“運輸車經過,請注意。”伴隨著越南語的提示音,AGV智能物流小車在各車間有序轉運物料;智能化貼合設備與六軸機器人高效配合,22秒就能生產出一個胎圈;大數據與AI系統讓產品質檢環節無需人工即可自動判級……付洪江介紹,越南工廠不僅采用自主開發形成的全鋼子午胎設計、制造技術,也“移植”了與貴陽扎佐三期項目同樣先進的數字“大腦”,著力在越南打造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工程示范項目。
“三年前我對輪胎制造還一無所知,到現在已經掌握了很多技術。”畢業于越南芹苴大學的杜氏嬌莊是第一批進入前進輪胎的越籍員工之一,如今她已成長為部件區技術主管,不僅在工藝技術方面獨當一面,更成為具備管理能力的業務骨干。
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大格局,既為貴州制造帶來開放之利,也為當地發展賦能。目前,越南工廠為前江省提供了1000余個就業崗位,越籍員工占比達95%,三年來培養了100余名經理、主管、班組長等越籍梯隊性骨干人才。
位于越南前江省龍江工業園的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高航 攝
“前進輪胎在龍江工業園是不折不扣的標桿型企業。”龍江工業園總經理余索表示,貴州輪胎落地越南,不僅填補了前江省輪胎制造業的空白,其先進生產技術、管理理念也顯著帶動了當地制造業水平提升。
貴州企業的到來,在當地也帶來了認同感。廠區內員工學說中文、吃中國餐、融入中國企業文化,廠區外的小街上,逐漸有了寫著中文招牌的超市、理發店、餐館。
“今年越南工廠前三季度營收較去年同期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前進輪胎(越南)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劉斌說,越南工廠為貴州輪胎實現“海外生產、海外銷售”發展目標積累了豐富經驗和國際化人才儲備。
文章來源:貴州日報天眼新聞